文章目录
  1. 1. 项目的技术债
  2. 2. 个人的技术债

技术债是一个借用了财务债的绝妙隐喻(极限编程XP的实践之一),表示当我们为了短期利益(如按时完成开发),而在技术上对软件的长期质量进行的妥协。它一般用于项目管理,但其实也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地方,比如每个人的身上。

项目的技术债

技术债的起源和后果、解决方式等,网上一搜一大把,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这里总结一点常见的误区:

  • 技术债是邪恶的:这里借用维基百科的一小段话:“第一次发布代码,就好比借了一笔钱。只要通过不断重写来偿还债务,小额负债可以加速开发。但久未偿还债务会引发危险。复用马马虎虎的代码,类似于负债的利息”。健康的债务是好事,谁买房子不贷款(土豪请随意)?
  • 技术债必须偿还:有时候你写一段小程序,只希望尽快跑起来看看,然后将之抛弃。程序由于没有重构,而充斥着各种反模式(它们都是技术债!)。我自己就写了不少,用毕即弃。这里面的债……反正我自己是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偿还。有些项目的代码,你知道永远也不会有人会动(当然这个很主观,并且取决于你的经验),或者是很快就要完蛋的,我也倾向于先不还这个债,真的到了出现万一的时候,那就再还吧。还债是有成本的,如果感觉还债成本将要上升,也许就应该还这个债了。有没有一种lazy的感觉?
  • 开发新功能优先于偿还技术债:这是一个it depends的问题,谁高谁低取决于对债和利息的判断及不同角色间的博弈。如果利息趋近于零,当然可以先不考虑还债;如果新功能的投资预期带来大把的收益,当然可以先开发新功能。
  • 技术债可以避免:如果这样的话,只要没有新功能,就永远不必发新版本了。没有完美的人,没有完美的程序。别想躲开它,想想怎么处理它。

个人的技术债

Martin Fowler把技术债分为四个象限,如下图所示:

项目在不断前进,做项目的人也是不断前进的。项目需要还债来让自己运转良好,人不也一样需要还债让自己进步吗?参考上图,我也画了张个人的技术债四象限,如下图所示:

这四个象限不都是技术债的源头吗?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每一个象限:

有意的-慎重的:清理。例如,我知道项目上需要用到drools,它对未来的项目可能会很有用,可惜当时没条件深入学习。又或者项目上用到了JJTree,它有些过时了,以后也基本用不上,不需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。这是两个不同的例子,因为你是有意地做出了选择,所以凭你的经验来决定吧,是否应该把它放到你的个人技术债上。
有意的-草率的:思考。例如,当时工作太忙,虽然知道docker能够解决这个问题,但没时间去学,至于项目嘛,凑合能用就好了。现在回头想想,还能凑合吗?因为草率,所以需要思考;因为有意,所以还要选择。是否放入你的个人技术债,你自己决定吧。
无心的-慎重的:复盘。例如,当时不知道其实AWS可以满足项目的需求,但是现在知道了,很可能用AWS可以节省一大部分的开发和运维成本,但也可能有坑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做一次复盘,如果项目再来一遍应该怎样?把收获到的经验用到下一个项目中吧。
无心的-草率的:求知。例如,我并不知道前端技术大爆炸有那么多的框架可选,现在我也不太了解,反正有活儿我就上JQuery。用一句绕口的话总结就是: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。如果是这样,那么就应该先高层次地了解一下背景知识,起码让自己不至于抓瞎吧。之后再慢慢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。

接下来就该给你的债排优先级,用时间“四象限”法,XY轴分别是重要性和紧急性。重要又紧急的债先还;重要不紧急的债可以制定计划;紧急但不重要的,不值得投入大把的时间,够用就好;不重要不紧急的就尽量放弃吧,除非这个债是你的兴趣爱好之所在。

2017年已经远离,是不是在收获了许多成果的同时,也留下了一些遗憾?2018年的余额也已充值完毕,去年(说不定去了好几年呢)欠下的债,该考虑怎么还一还了吧?

文章目录
  1. 1. 项目的技术债
  2. 2. 个人的技术债